找到相关内容803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诵经持咒可以消灾解难与因果原理是否有矛盾?

    如本法师答:佛法是觉悟之法,丝毫不差,因果善恶分明,是有规律的、平等的、有前后的,更不会错乱! 定业(梵语viniscita-karman)是不可转的,不定业可以转,但佛法肯定定不定业皆是空无自性,如幻存在的,定业与不定业,果报迟早有可尽的时候;定业只是持续长久些,但总有尽的时候,不定业持续不久,所以易转,至于重的定业,有时今生无法转变,但来生未必不可转,因为诸法本缘起,缘起诸法本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因果|学佛|诚敬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5/21190624894.html
  • 三论宗之中道观

    三论宗之中道观  中国佛学院 理净  所谓“中道观”者,即一中道实相观,又名无所得正观。所谓“无所得”观者,是指深刻观察一切诸法体相了不可得,名为无所得观,故《大品经》云:“诸佛于诸法,无所知无所得。”即是说圣者了达宇宙万有之法,皆是由众因缘所生。既是从众缘所生,即是诸法无有自体,若法有自体,则不名假缘而生。若是众缘而生,则体性是空。空则无所得。所以说“无所得”者,是离能所绝缘观,心体离念,无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046634.html
  • 三论宗“八不”义

    中道。此“八不”是诸佛之圣教,诸法之实相,众圣之行处。所以《中观论疏》云:“八不者,盖是正观之旨归,方等之心骨,定佛法之匾正,示得失之根源。迷之则则八万法藏冥夜游,悟之则十部经如对白日。”此“八不”...不生不灭”者,一切法本来不生亦无所灭,只因众生虚妄分别不知诸法因缘而假名有,自性本自不生毕竟空寂。凡夫众生执因缘所生之法为实有,当诸法灭时为实灭,成为定性实生实灭,如此就违背了缘起思想理论。佛说生灭者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046697.html
  • 止观相即

    》卷四六,707b。】。这种相即,无论是在空间上,还是在时间上,都是表示诸法“当体全是”、“体性不二”,它们彼此之间既是“同体”又是“同时”的。   这种“当体全是”的相即,所要表达的内容,其实是我们对于诸法实相的把握。但是,我们体认“诸法实相”的途径,从来就是多面向的:站在“个人”自身的立场来看,世界具有一种诸法实相;而站在“宇宙”全体的角度,世界又有一种诸法实相。在第一种情况里,个人把自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1953403.html
  • 悟空与无明

    本身也绝不是一个实体;否定构成自我与世界的恒存的永久的实体,亦否定持这种见解的说法。《中论》名句“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空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“空”是普遍于诸法之中的理则,并非是一种实际存在,它是对诸法存在...,是真如,是般若智慧所把握者。  “悟空”,即解悟了空。是对空性的彻底悟入,用般若智慧,悟入一切皆空的诸法实相。解悟了空,意味着修行者不再为邪见引起的烦恼所束缚,所有的认识都正确了,一切生活都真实了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1566661.html
  • 佛像的收藏蕴含因缘奥妙

    故也情缘。佛家强调因缘,认为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”。佛像收藏家翟伟民自幼为虔诚的天主教徒,却在因缘际会下,笃信佛教,更开始收藏佛像,从日常生活习惯到人生观都有重要的变化。他的亲身经历,印证了因缘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5/16390881018.html
  • 从三论学认识“权实”二智意义

    从三论学认识“权实”二智意义  中国佛学院 理净  今若将“权实”分别而释略有四义:约实智而言:一者,般若照实相,从所照立名故称为实。因为般若能够观照诸法实相。所照之境是真实不虚。从所照境立名故称“实智”。二者,般若不是缘虚妄境界所生的分别心,而是从实相境所引发的真实智慧,实相是诸法的真实性。般若为其所生,因此依能生的实相立名故称“实智”。三者,如实而照,当体立名,故称为实,因为般若能够照诸法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946694.html
  • 唯识宗大义

    唯识宗大义  此宗有五名。一名法相宗,是判别诸法之体性与相状。二名唯识宗,是说明万法唯识之妙理。三名普为乘教宗,此教能趣向一切乘。四名应理圆实宗,此理真实圆满。五名慈恩宗,奘师基师于慈恩寺成立此宗。此宗根据六经十一论成立。论宇宙万有,虽有无量无边诸法,归纳不出五位百法。第一位是心,有八法。第二位是心所有,有五十一法。第三位是色,有十一法。第四位是心不相应行,有二十四法。第五位是无为,有六法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3447684.html
  • 无分别智与无分别理

    无分别智与无分别理  唐仲容  无分别理是诸法的实相,悟入无分别理、证得诸法实相就得有无分别智  1、悟入无分别理要从三方面着手:①观一切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,其相虽有,然如梦幻,了无实我法性,故密意说言“一切法空”;一切法空故,真智现观,不见一法,唯二空相恒常现前,是为悟入诸法空相。②观一切都是变化无常,无常故,都无定法可得;无定法可得故,就不能说它是什么、或不是什么,由是名言不可施设,而得于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850418.html
  • 空有二宗的有无自性观

    差异。依般若经说:诸法是缘起的,缘起是无自性的,所以经中特别发挥一切诸法皆无自性的真理。根据缘起的定义看,无自性空的的圣教,是非常显了究竟的,但在执有实自性的学者听来,却认为佛说这话是含有秘密意趣的了。于是后代学者,讨论这问题,就发生异见而形成空有两大派的对立。现在不妨给他们对这论题,作一简单说明如下:   诸法无自性教,是佛在般若会上说的,佛之所以说诸法无性,是从缘起的内含所发见的。谈到诸法从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4354822.html